通过HPLC整合和网络药理学方法揭示甘草的抗结直肠癌作用及其潜在机制
我中心研究成果成功在Phytomedicine发表,该研究结合了网药+动力学模拟与分子对接+体内外实验,通过HPLC整合和网络药理学方法揭示甘草的抗结直肠癌作用及其潜在机制。
研究背景
结直肠癌(CRC)的治疗效果和预后仍不理想。在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报道的多种生物活性功能中,其对多种癌症的治疗作用是最近发现的重要活性之一。然而,特别是针对CRC治疗,关于其潜在关键机制和治疗活性成分的信息仍十分有限。
研究思路
本研究将采用现代药理学和生物技术手段,深入探索甘草在CRC治疗中的潜力。首先,通过HPLC分析甘草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并结合网络药理学筛选出具有活性的成分、靶点以及相关信号通路,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从而揭示甘草在CRC治疗中的多通道调控机制。随后,作者进一步聚焦甘草黄酮的作用,分析其在CRC治疗中的关键生物学功能。通过利用分子对接和动力学模拟技术,探讨甘草黄酮的分子机制,揭示其与靶点的相互作用及稳定性。通过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验证甘草黄酮在抑制CRC中的生物学功能,系统评估其抗CRC的疗效和机制,为该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通过这一创新的研究框架,作者期望能够为结直肠癌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药物候选成分,并为中医药现代化提供坚实的科学支持。

当前的研究,将提供关于甘草的活性成分、可能的主要靶点以及潜在的分子作用机制的信息,所有这些都通过HPLC、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以及体内和体外实验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以期用于结直肠癌(CRC)治疗。研究结果验证了甘草素通过靶向p53并调节p53/p38-MAPK通路,具有抑制SW480结直肠癌细胞和裸鼠异种移植肿瘤生长的作用。本研究为甘草的多化合物和多通路作用提供了有价值的见解,为甘草素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应用和进一步开发提供了指导。
Anti-colorectal cancer actions ofGlycyrrhizauralensisFisch. and its underlying mechanism via HPLC integration and network pharmacological approaches。DOI:10.1016/j.phymed.2025.156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