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在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在业务指导部门的支持和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党的十九大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扎实开展基层党组织建设,统筹做好学院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多措并举保障线上线下教育教学质量,圆满完成各项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党建工作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职工的政治理论素养
2020年,生工学院党委、各支部认真制定学习计划,积极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召开12次中心组学习会,13次教职工理论学习会。
(二)以“提升增效”为目标,着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为使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增效”,学院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宿州学院基层党支部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巩固提升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成果等文件精神。学院修订完成两项议事规则,各支部认真制定了2020年组织生活计划,并按照计划逐一开展了各项活动。先后组织观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2020全国“两会”专题报道,开展赴“践行初心使命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中高高飘扬”等主题党日活动,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组织开展基层党建“四个一”行动及讲党课活动。生工学院获校级标杆院系、食品教研室教师党支部和生物类学生党支部获样板支部。
认真完成学生党员档案排查、七一“优秀共产党员”评选推荐等工作。按照校组织部的部署及学院计划,积极配合校组织部开展了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及党员发展转正工作,共发展党员51名,按时完成党员信息库更新维护工作。
(三)大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推进师德师风、学风建设
深入学习贯彻省、学校相关文件精神,召开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整改暨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大力开展廉政教育。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师德状况调研,学院领导及教学督导定期检查教风、学风建设,获校考风考纪先进单位2次。
(四)认真落实巡视整改及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问题专项治理工作
按照省委第十巡视组对宿州学院党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台账、《宿州学院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实施方案》,针对整改台账和专项治理,结合工作实际,进行充分研究、认真梳理,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有力措施,立行立改,彻底整改,梳理出6方面问题,已整改清零4项,2项长期坚持,持续整改。
(五)加强意识形态工作
一是加强学院网站、QQ群、微信群、微博等媒体信息发布管理,分类分层责任到人,严格审核把关,确保媒体安全。二是学习贯彻师德师风相关文件,规范教师课堂言行,通过教材审核、教案检查、教学督导、学生信息员、随堂听课等监督,强化教师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引领作用,切实发挥第一课堂的主阵地作用。三是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抵御境外利用宗教对高校进行渗透、反邪教、抵御宗教极端思想渗透等一系列决策部署,做好各项工作部署。
二、学科专业建设
1、多举措多渠道开展线上教学,保障课堂教学质量
由于受新冠疫情影响,学院上半年所有理论课均采用线上教学,教师采用腾讯会议、学习通等多平台开展教学,教学督导加强过程管理,教研室组织开展教学示范公开课活动等专题活动提升教学能力,教学效果得到有力保障;4人获省线上教师教学风采大赛获二等奖,1人获三等奖;获批省级线上优秀课堂4门,校级板书比赛4人获奖。
2、加强专业内涵建设,着力推进省级一流专业建设
对标“国标”、专业认证和专业评估标准完善2019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深化产教融合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扎实推进省级生物技术、食品质量与安全等省级一流专业的建设;加强一流课程建设,获批省级一流课程12门;新增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1个,卓越人才培养专业1个,学院“六卓越一拔尖”专业数达4个;生物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省级专业评估取得较好成绩,其中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达到优秀,其他两个专业为良好。完成2020年数据采集级填报工作,撰写完成学院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分析报告。
3、推进完成十三五规划各项任务,谋划学院“十四五”发展规划
对标十三五发展规划各项任务目标,制定详实计划,各项任务基本完成。深入调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立足皖北面向长三角,聚焦生物医药、绿色食品等高新技术产业,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形成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十四五”发展规划。
4、加强基层教研室建设,开展双基达标和示范创建
完成基层教学组织、基本教学活动“双基”标准化建设达标工作,开展双基示范创建活动,生物技术与药学专业获批为省级双基达标及示范教研室。
5、群策群力,攻坚克难,保障疫情常态化下的实践教学效果
因疫情影响,学院及时调整实习计划,群策群力,攻坚克难,圆满完成20级6个班的专业认知实习,17级5个班的专业实习,18食品科学与工程2个班金工实习,17级5个班的专业实习的实践教学任务。完成2020年政府采购项目仪器设备采购各项工作;高质量完成固定资产核查工作。
6、办好新专业药学、生物技术中外合作专业
制定详实的生物技术中外合作专业教学计划,本年度有4名外籍教师授课,认真做好聘用、英文教材选用论证工作,继续加强专业实验室建设和拓展实践教学基地,完成药物制剂实验室改造工作,与安徽红杉医药有限公司、宿州云帆医药有限公司等多家专业类相关单位签订了实习实训基地协议书。
三、科学研究
1、学院高层次科研项目有突破,科研再创佳绩
获批安徽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1项,参与科技部科技基础资源调查项目-子项目大别山区安徽省区域高等植物多样性调查项目,以上两项均实现项目申报突破。同时,获批安徽省高校科学研究重点项目2项。2020年结项省级课题5项,校级课题6项。
2、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凝练科研团队方向,出高水平学术科研成果
加强药学重点学科建设,基于学院三个校(市)级科研平台,进一步凝练科研方向,形成合力,有效提高了全院教师的科研能力,2020年教师发表一类科研论文14篇(一区2篇,二区4篇),二类文章10篇;授权专利9项(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
科研成果“王枣子规范化种植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应用”获第七届淮海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3、加强产学研合作,项目数和到账经费均实现增加,服务地方经济能力增强
2020年学院教师共签约横向项目4项,到账经费62万元,1人参与安徽省“四送一服”双千工程集中活动,26名教师参与企业挂职锻炼,服务地方经济能力增强。
四、师资队伍建设
2020年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明显,结构比例进一步优化,晋升教授2人,副教授2人,高级实验室1人,讲师4人;引进博士1人;新增校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人、优秀学术技术骨干1人;4人次赴“双一流大学”进行国内访学;5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学院师资结构进一步优化,获批教师应用能力发展工作站1项。
五、人才培养
1.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全年主要组织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五中全会讲话精神、李锦斌在省委宣传思想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会上的讲话精神等,开展主题活动,提升大学生政治理论修养。
2.开展多形式的安全管理教育,强化安全责任意识,保障师生安全
强化安全意识,落实安全责任。认真落实贯彻安全管理各项文件精神和疫情防控要求,做好安全管理,严格落实化学试剂的申报、领用等制度,加强日常安全常规和不定期巡视。常态化开展安全教育培训,考试合格发放合格证书,确保安全。
3.扎实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各项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均取得佳绩
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指导教师加强指导,做好组织工作,2020年安徽省“互联网+”创业大赛银奖2项、铜奖2项。安徽省生命科学竞赛中荣获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同时推荐产生国家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1项;省大学生食品设计创新大赛荣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安徽省大学生生物标本制作大赛荣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
4、实习就业基地建设
安徽工程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省内外高校来我院举办研究生招生宣讲会,三只松鼠有限公司、苏州华测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举办专场线上线下招聘会30余场。与安徽众安第三方食品监管服务有限公司、华益药业科技(安徽)有限公司等7家企事业签订实习实训就业基地协议。
5、克服疫情影响,多举措促进学生就业创业
生工学院2020届毕业生314人,初次就业率达到85.98%。其中,考取硕士研究生75人(23.89%),其中1人留学澳大利亚,入伍1人,考取公务员2人、考取事业编制5人,自主创业2人;年度最终就业率95.22%。
六、文化传承与创新
1.完善健全团务管理机制,开拓创新团学工作模式
建立了完善的团员档案,全面实施团组织目标管理考核制度,大力推行使用新版《团支部工作手册》,修订《学院团总支学生会制度》、《学院学生干部绩效考核制度》等。2020年评选出2个优秀部门和27名优秀学生干部。
2.结合专业办活动,办出“品牌”,影响力显著提高
结合专业办活动,办出特色,办出“品牌”。联合开展大学生医疗急救培训、应急救护进校园等活动,在校内外形成较大影响力,曾多次被皖北晨刊拂晓新闻网等媒体报道。
3.树立实践育人的理念,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42名党团青年大学生响应号召,积极参加居住地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服疫情影响组建多支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并获优秀组织奖,6个团队获社会实践优秀团队表彰。返校后,志愿者积极有序地参与参与协助体温测量,防疫知识宣传,为科学、精准、有序、高效做好疫情防控提供志愿服务。
4.继续发扬“团结一致 奋发向上”的精神,文体活动再创佳绩
2020年荣获校“学海杯”乒乓球男子团体第一,“学海杯”篮球赛获得女子篮球赛季军,经典诵读比赛获得二等奖,第八届校园好声音大赛中荣获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