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老版查看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教学科研旧栏目 >> 学术交流 >> 正文
生工学院张兴桃副教授:高通量测序技术在生态毒理学领域应用与研究进展
发布人:  发布日期:2018年12月04日

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张兴桃副教授将在我院作学术讲座,欢迎广大师生届时前往。‍

题目:高通量测序技术在生态毒理学领域应用与研究进展

时间:2018年12月6日14时40分

地点:实验楼A310

内容简介:

高通量测序技术是现今应用最广泛的测序技术,不仅可以进行大规模基因组测序,还可用于基因表达分析、非编码小分子RNA的鉴定、转录因子靶基因的筛选和DNA甲基化等相关研究。其有助于在矿山、废水、海洋、土壤、大气等差异性环境样本研究中获得了更加完整的DNA。这不仅有利于深入挖掘环境微生物的种类,还把对环境微生物的认识从物种水平上升到基因功能研究水平,极大地拓展了对环境微生物的认识。

高通量测序技术已应用于环境暴露的健康效应及分子机制、环境污染物暴露与疾病风险评估、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等领域。PFCs是一类广受关注的新型有机污染物,具有高度的环境持久性和生物累积性。环境流行病学研究揭示了人体PFCs暴露与多种不良健康效应之间存在高度的相关性。宏基因组测序和转录组测序技术已应用于该领域,并有助于揭示其标志物和毒性的分子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