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张兴桃教授将在我院作学术讲座,欢迎广大师生届时前往。
题目:PFHxS长期暴露小鼠产生肝毒性的分子机理研究
时间:2019年11月28日 10时 00分
地点:实验楼A521
内容简介:
全氟己烷磺酸(Perfluorohexane sulfonate,PFHxS)属于一种全氟化合物,具有疏油、疏水和极低表面张力等特殊理化性质,被广泛应用于日用品的制造。有关PFHxS毒理的研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PFHxS是自然界中存在于人体代谢周期最长的全氟化合物质,且已在人血清,精液和母乳中检出,浓度有逐年增高的趋势。
通过3组不同剂量的PFHxS溶液分别暴露10只Balb/c小鼠,连续暴露28d后,研究了PFHxS对小鼠肝脏组织病理学、基因和生化酶活性影响,其中利用HE染色观察了暴露后小鼠肝脏组织结构的变化;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分光光度计分析了肝脏功能相关基因、蛋白和酶的活性变化;利用RNA测序技术(RNA-seq)分析了暴露后小鼠肝脏组织的转录组分析了暴露后小鼠肝脏炎症反应相关的基因的变化。研究得到初步结论:PFHxS长期暴露小鼠产生明显的肝毒性,为进一步研究PFHxS的发育神经毒性和肝脏毒性的分子机理奠定基础,对人类存在潜在健康风险提供评估。